“營改增”后科技型中小企業稅負影響研究 |
論文目錄 | | 摘要 | 第1-5頁 | abstract | 第5-10頁 | 第一章 緒論 | 第10-17頁 |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| 第10-11頁 | 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頁 | 二、研究意義 | 第10-11頁 | 第二節 文獻綜述與評述 | 第11-15頁 | 一、國外文獻綜述 | 第11-12頁 | 二、國內文獻綜述 | 第12-14頁 | 三、文獻評述 | 第14-15頁 |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| 第15-17頁 | 一、研究思路與框架 | 第15頁 | 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頁 | 三、本文創新點 | 第16-17頁 | 第二章 “營改增”制度背景與理論基礎 | 第17-25頁 | 第一節 相關概念界定 | 第17-20頁 | 一、“營改增” | 第17-19頁 | 二、科技型中小企業 | 第19-20頁 | 三、企業稅負 | 第20頁 | 第二節 “營改增”制度背景 | 第20-21頁 | 一、“營改增”提出背景 | 第20-21頁 | 二、“營改增”進展情況 | 第21頁 | 第三節 相關理論基礎 | 第21-25頁 | 一、稅收公平理論 | 第21-22頁 | 二、稅收中性理論 | 第22-23頁 | 三、最優稅收理論 | 第23-25頁 | 第三章 “營改增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負影響整體性分析 | 第25-32頁 | 第一節 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特點及相關分析 | 第25-26頁 | 一、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特點 | 第25頁 | 二、“營改增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負帶來的變化 | 第25-26頁 | 第二節 “營改增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體稅負影響分析 | 第26-29頁 | 一、稅額情況整體性分析 | 第27-28頁 | 二、稅負率整體性分析 | 第28頁 | 三、進項比重整體性分析 | 第28-29頁 | 第三節 “營改增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負影響因素分析 | 第29-32頁 | 一、“營改增”前總體稅負計算 | 第29-30頁 | 二、“營改增”后總體稅負計算 | 第30頁 | 三、“營改增”的主要稅負影響因素 | 第30-32頁 | 第四章 “營改增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負影響具體分析——以T企業為例 | 第32-38頁 | 第一節 T企業簡介 | 第32-33頁 | 一、T企業簡介 | 第32-33頁 | 二、T企業組織機構 | 第33頁 | 第二節 T企業具體經營項目 | 第33-35頁 | 一、測繪工程項目 | 第33-34頁 | 二、土地規劃項目 | 第34頁 | 三、航飛應用項目 | 第34頁 | 四、智慧水務項目 | 第34-35頁 | 第三節 T企業“營改增”前后稅負影響分析 | 第35-38頁 | 一、稅額情況影響分析 | 第35-36頁 | 二、稅負率影響分析 | 第36-37頁 | 三、進項比重影響分析 | 第37頁 | 四、總體性影響分析 | 第37-38頁 | 第五章 “營改增”后T企業涉稅業務優化設計 | 第38-42頁 | 第一節 優化設計的目的 | 第38頁 | 第二節 優化設計的原則 | 第38-39頁 | 一、合法性原則 | 第38頁 | 二、現實性原則 | 第38-39頁 | 三、可推廣性原則 | 第39頁 | 第三節 優化措施與建議 | 第39-42頁 | 一、改進涉稅業務核算模式 | 第39-40頁 | 二、精細化管理增值稅發票 | 第40-41頁 | 三、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| 第41-42頁 |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| 第42-44頁 | 第一節 研究結論 | 第42頁 | 第二節 本文不足與展望 | 第42-44頁 | 一、本文不足 | 第42-43頁 | 二、未來展望 | 第43-44頁 | 參考文獻 | 第44-47頁 | 附錄1:各樣本企業年收入 | 第47-48頁 | 附錄2: 各樣本企業應繳增值稅 | 第48-49頁 | 附錄3:各樣本企業應繳所得稅 | 第49-50頁 | 致謝 | 第50頁 |
|
|
|
| |